Movie

[ 電影 ] 我心渴望的陽光: 愛上, 愛錯, 都是勇敢

女主角(法國影后茱麗葉畢諾許飾) 伊莎貝爾是一位失婚的畫家。在短短的一年裡,前後跟五個男人交往,但都以失敗收場。為什麼都不成功?她並不是不迷人,也不是技巧拙劣,更不是玩咖。只是有時候,真愛就是需要緣分。

雖然電影透過安排「與算命師的對話」來重拾對愛情信心,可能不太必要,好像我們必須訴諸先知才能解決問題一樣。不過「與算命師的對話」可以解讀為伊莎貝爾已經極度絕望,所以必須訴諸先知來指引她;然而先知可能是錯的,但無論如何,她最終選擇相信未來仍是充滿希望。

可以說她是傻子,學不會教訓,但我寧可說她是勇敢的人,鼓勵我們要相信真愛終會降臨。不過這樣的信仰,也許在亞洲的社會氛圍很難養成。

我相信亞洲社會許多人對於「在一起一輩子」的觀念是這樣的:(1) 年紀接近適婚年齡時,會越來越汲汲營營找個人在一起一輩子,相信「婚後再慢慢培養感情也不遲」。(2) 或者,在談過多次戀愛,最終都是分開收場以後,開始告訴友人「不相信愛情」。以上都是我近年來越來越不認同的觀念。

我認為有「婚後再慢慢培養感情也不遲」觀念的人,也許是因為擔心年華老去,自己將會在婚姻市場上失去競爭力,最後只能「挑剩的」,所以找了個自己沒有很愛的人在一起一輩子,然而,婚姻的磨合是一輩子的,年輕的時候也許有餘力去磨合,但老了以後只是相看兩厭,尤其在亞洲這樣勸合不勸離的社會裡,婚姻便只是災難。這種觀念其實源自於亞洲的「逼婚」氛圍,以及「離婚可恥」的觀念。

而認為「不相信愛情」的人,我不知道這裡面有多少人是故意說這句反話的?明明很渴望愛,但可能是看著身邊的友人一個個結婚生子,自己卻還沒跟上這種所謂的進度,所以說出「不相信愛情」這句話來讓自己有面子?

看這部電影時,或是其他的歐洲電影,我們可以發現,許多追愛的男女主角都是40、50歲的大媽與大叔。可能是歐洲人的性格真的比較漂撇吧。我的幾個歐洲朋友告訴我,他們的爸媽在他們年紀小的時候便已離婚,現在也各自跟不一樣的人在一起。其中一位歐洲朋友告訴我,他的爸媽現在還在一起,這使得他的歐洲朋友都很驚訝:「什麼?你的爸媽還沒離婚?」

歐洲的感情觀念也許是這樣的:勇敢嘗試與交往,不過不輕易認定彼此為長期伴侶;結婚與否與年紀到了無關,婚姻過程中仍不斷考慮兩人的適合度;不適合就分開,離婚並不可恥,為找伴侶而找伴侶才是可恥;許多真愛可能是50歲以後才發生的事。這樣去看待一段長期的關係,整個社會的氛圍也許會健康許多。

總之,這部片也間接強調了愛情不是年輕人的專利,不論年紀多大,都必須持續擁抱愛情的發生。

這部片劇本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是,劇本與導演風格受到法國文學家羅蘭巴特的名著《戀人絮語》影響,採用滔滔不絕的戀人對話、朋友對話、生活點滴的堆疊,及用大量的人物表情,傳達出浪漫或心碎的戀愛情境。是一部很寫實的電影,彷彿伊莎貝爾的日常戀愛故事就發生在你的身上,尤其是伊莎貝爾跟朋友約在餐廳聊天,然後在餐廳廁所裡告訴閨蜜她最近的戀愛情事,那神采飛揚的樣子,然而下一秒又脆弱的流淚。茱麗葉畢諾許在詮釋伊莎貝爾時,那水潤而澄澈的眼神,讓觀眾憐惜,彷彿因為有愛情的滋潤,令她所有的悲喜情緒都是如此動人。

以下是這支影片的評分:IMDb: 6.3 / Metascore: 79

個人經驗以為,在Metascore上得到70以上,算是蠻好的電影,至少在某一方面的技巧這部電影是成功的(不過目前的評分數量偏少)。在反應大眾胃口的IMDb上能有6.3,也是不錯的。

Special thanks to: 陳脩敏 at ifilm/傳影互動

First written in March 2018.

Leave a Reply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